近日,全国妇联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荣誉,其中八院1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个班组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她们深耕科研、不畏挑战,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沃土上,写下了女性对科学的热爱与坚持。在第115个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群航天女将的巾帼风采,向所有奋战在科研生产与管理岗位上的“她”们致敬!
全国三八红旗手:冯淑红
她以眼勤、手勤、脑勤为笔,助“金牌火箭”绘就“长征”画卷,她以细致、担当、坚韧为翼,以“把每件事做到极致”践行航天精神。她严谨务实、精益求精、迎难而上、潜心铸箭,她就是来自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的冯淑红。
2002年,初入航天的冯淑红便参与了火箭总体研制工作,并参与火箭可靠性专业工作,一干就是十余年。从设计师到总师助理,她凭借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不断进步的业务能力,在完成火箭总体研制工作的同时,先后参与、组织了针对火箭薄弱环节的多项“可靠性增长及产品化”专项工作,这些项目及成果大大提高了八院运载火箭的任务可靠性和适应性。
2015年,冯淑红肩负起长征二号丁火箭副总师的重任。面对型号高强密度发射、任务需求多样化,她勇于担当,全身心投入火箭研制全流程中。从方案论证、项目竞标、技术攻关,到总装总测、发射试验,她始终奋战在型号任务第一线。“不是不相信大家,只是我们在现场能让大家干得更踏实一点儿、更认真一点儿。”当被问起,那年拖着受伤的腿,不知疲倦地在十多层几百多级的台阶上走上走下时,冯淑红如是说。
面对日渐激烈的火箭发射竞争挑战,为不断拓展“老型号”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保持其生命力,她带领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承接的任务由国家任务为主全面扩展到国家任务、商业任务并重。与型号团队一起,先后攻克运载火箭多星发射任务复杂构型的多项难题,并创造出我国一箭41星的多星发射纪录,“我们的火箭必须要敏于市场、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精于技术,这样才能把握机遇。”
如今,带领团队圆满完成几十次发射任务的她,已接过长征二号丁总设计师、长征四号乙/丙总设计师的接力棒。站在常温运载型号融合发展的新起点,她依旧时刻跟型号保持“零”距离接触,无论是在会议室、测发大厅还是发射塔架,始终能看到她的身影。说起航天,冯淑红很欣慰当初自己的选择,“航天之外的领域有很多机会,但是航天可以带来难以言表的成就感,迎接挑战、承受压力后圆满成功的快乐非常好!”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雷达抗干扰班组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在科研一线,有一群如梅花般坚毅勇敢、奋勇争先的巾帼奋斗者团队——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的雷达抗干扰班组。
她们秉承“四博”文化精神,始终致力于提升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探测能力。这项工作需要极强的耐心和严谨全面的系统分析能力。
为了支撑多型产品的关键技术提升,班组落实师徒带教机制,培养博学多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多名女性技术带头人从顶层设计要求入手,细化分解核心单机设计的指标要求,同时带教组内年轻设计师不断调整仿真程序,针对设计要求一遍遍优化细节,每次细微的参数调整都可能引起系统性能的明显变化。数百次的仿真验证和数月的实地试验后,系统的探测性能达到了最优,班组的设计能力也随着迭代的过程不断提升。
如今,为了提升产品研制速度,班组成员以博大精深的钻研精神,总结了多种典型的设计方案,实现了产品化,极大助力了产品研制速度的提升。
此外,面对智能化产品研制需求,她们成立集团公司相控阵雷达创新团队,贯彻博采众长的发展理念,联合高校及所内博士团队承担多项创新课题研究,提出“+智能”与“智能+”两步走发展理念,推动本单位智能博弈对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的新高度。
柔肩担重任,巾帼胜须眉。她们扎根航天科研一线,全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她们的力量,是温柔与坚韧的共生体,是智慧与果敢的双向奔赴。她们搏击长空,以实际行动履行强军首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