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一线新闻

奋战丨攻坚克难、创新求变,脚踏实地齐冲刺

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日期:2024-12-10

编者按

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为了航天强国的使命我们迎难而上、奋战在各地,寒风瑟瑟的大漠戈壁,温热潮湿的热带海洋,集智攻关的实验场所,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热火朝天的总装车间……到处都是上海航天人兢兢业业的身影。上海航天官微开设“奋战”栏目,看各单位踔厉奋发的精气神和干劲。

寒冬将至,夜晚的寒意更加明显,而此刻804所各实验室却依然热火朝天。面对年终的紧张任务和繁重的工作量,研发团队全员“加速”,用坚定的信念和拼搏的干劲,脚踏实地,奋力冲刺。

创新驱动齐攻坚

“做技术,不能焦虑,更不能放弃。每个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齐心协力,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就一定能克服。”实验室传来项目负责人老张鼓励大家的声音。这已经是高清监视传感器产品研制团队的不知第几个挑灯夜战的时刻了,在产品交付的关键时刻,团队再次迎来考验。

面对困境,图像班组中具有多年研发经验的设计师老徐挺身而出,配合软硬件技能兼备的年轻设计师小赵共同接过了这个重担。“黄金搭档”深刻认识到临近交付节点的时间紧迫性,坚持埋头苦干、坚守岗位。只见他们边在电脑上一行行地过着代码,边在设备上飞速地按键操作,把“问题不能拖延”诠释得淋漓尽致。团队中这样的“黄金搭档”很多,叶师傅和小顾也是其中一组。叶师傅经验丰富严肃认真,小顾踏实能干会活跃气氛,时常用一些年轻人调侃的笑话缓解大家伙的工作压力。就是这样一群“精兵强将”,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不放弃,就能找到突破口。

以老带新赴挑战

每到周五都是数传终端机团队的“老法师”讲课时间。即使在年底冲刺阶段也不例外。这一天,赖师傅早早就针对团队近期碰上的难题,在白板上画好了原理图,带着大家一同在“温故”中寻求“知新”。

当前,数传终端机正同时进行两颗卫星的设计验证,临交付总体的时间越来越近,工作任务紧张且繁重,进入调试关键时期后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团队正好利用每周五的讲课时间开展了“头脑风暴”。

-“这里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再优化一下?”

-“这个信号传输模块还有调整空间吗?”

正是通过这种“老带新”的协作方式,数传终端机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逐步完善每一个细节,确保项目稳步推进。新人设计师小刘说“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复杂的任务,但看到老师傅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我也必须争分夺秒努力学习,攻克技术瓶颈。”

团队协作克难题

“真的成功了!”安静的实验室里突然传来振奋人心的呐喊,这一刻,数据预处理器团队彼此击掌庆祝,喜悦无法言表。这是战胜前所未有技术挑战的喜悦,这是10多天挑灯夜战奋斗的力量,这是力求精益求精的集体智慧。

“这次调试过程持续了10多天,期间,我们尝试了无数种方法,一度让团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回忆起这次困境,小孙说到。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团队坚持稳军心、抓细节,从硬件排故到软件调试,不断排除任何可能的“绊脚石”,甚至一度在多次定位问题并修正后,因仍未解决难题而开始怀疑设计方案。多少次的困境、多少次的迷茫,终于在细致的排查与集体智慧中找到突破口。“解决复杂问题需要耐心,也需要团队的支持。调试过程充满挑战,但每次突破难关后的成就感让我们倍感欣慰。”这一刻,团队的所有努力得到了回报,这种上下协作、相互支持的氛围,让黑夜不再黑暗,支持着团队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质效兼顾交答卷

越来越冷的天气、紧张的项目进度和严苛的技术要求,并未削弱载荷相机图像处理器团队“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信念,在创新和效率的双重考验下,团队力争以高质量的成果交上完美的答卷。

“每个问题一一去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就向专家寻求帮助,团队氛围好,大家互帮互助,最终一定能见到曙光。”正在专注研究电路板走线的小景说到。在进度紧张的情况下,团队临危不惧,针对复杂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任务分配,从设计、生产到装配、整机测试,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每日晨会依次梳理薄弱节点。尽管过程充满煎熬,但对方案自信且技术过硬的这个团队来说,他们从未放弃,特别是在一次硬件调试时,团队成员们反复论证,通过不断修整和完善,在一遍又一遍的调试中使模块功能得以实现,提前完成新一轮研制工作。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