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院各单位已全面吹响奋斗号角,严起来、紧起来、动起来,坚定履行强军首责,项目管理、科研生产、外场试验......各条线分解细化,实干画卷全面铺就。
时过半载,攻坚氛围在八部愈发浓厚。“攻坚”二字融入每一项日常岗位工作中。打赢攻坚战,从来没有旁观者,每一个八部人,都在为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作出积极努力。
细致布局,加快技术攻关
今年年头,裙楼232会议室就成为二十一室和二十二室的攻坚指挥部。对标攻坚任务目标,策划会讨论热烈,大家绘制攻坚任务作战图,梳理攻坚人员职责表,明确攻坚风险把控清单、技术攻关清单和质量管控清单,形成了“一图一表三清单”的模式,并据此形成年度任务看板,对攻坚难题拉条挂账,将攻坚任务具象为总体部协同作战的攻关场景。
对比策划会时的热闹,近日的办公区域则显得有些空荡。多数工位空着,三分之一的设计师已赶赴外场。“今年面临的项目进度压力更大,做好决策部署、加快技术攻关是我们年初制定攻坚方案的核心。”二十一室党支部书记介绍,“一项重点任务即将面临重要考核,此次戈壁试锋也是验证我们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时刻。”
今年以来,八部自上而下实施系列攻坚举措,所级层面成立专班,针对重点薄弱环节加强推进、协调和监督,部门层面,坚决发挥技术总体的牵引作用,加快技术攻关和能力生成。在“科学谋划+专业保证”的保障机制下,二十一室和二十二室积极推进攻坚任务,屡创佳绩。
积极应对,做实风险管控
任务当量大幅提升是今年来各岗位都明显感受到的变化。面对这一现状,八部针对技术状态管控、关键技术攻关、系统集成验证、重大飞行试验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做实做细风险管控。
作为总体研究室,二室今年就在深化优化质量管控“两册一通”(总装综测工作手册、技术阵地工作手册和“质量一本通”)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产品技术状态履历卡”,进一步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全面跟踪和管理,确保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测试到发射的全生命周期技术状态可控。“通过严格的文档管理和变更控制流程,项目设计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二室副主任介绍,“在任务聚集的时候,更要避免低层次错误、人为错误,决不能让任务多成为错误多、反复出错的理由。”今年是一重点项目团队批产交付的决胜年,“产品技术状态履历卡”就贯穿项目始终,发挥出显著作用。
在技术状态发生变化之后,设计师详实记录产品技术状态履历,对总装相关工艺文件、测试细则变化落实穿透式管理,确保信息与责任层层传递到位,避免因技术状态失控导致的故障。
统筹资源,提升管理效能
对复杂系统工程战线的设计师们而言,过完年就呈现出高压态势,设计师们正分布多地开展任务集中攻关。今年,主要工作任务从以技术孵化为主的方案阶段走向了攻关研制阶段,意味着七条战线的复杂研制内容要并线推进,并在年底形成完整的1.0版本,而七项内容又细化分解出多项具体工作,仅标准规范一条就包含8类45项内容。
“以前一个项目可能院内多家单位联动协同就能完成,现在相关环节都必须是国内最具优势的技术和能力的有机融合。”三十一室主任谈道。“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牵头单位要有全局的技术掌控力、优秀的资源配置力和有效的能力检验力。”面对人员紧张与任务繁重的压力,八部探索出一套人员管理模式:以“定岗+协同”筑牢分工基石,将核心业务拆解为标准化岗位模块,同步建立跨部门、跨条线的补位机制,确保每个环节有人盯、事情有人扛;通过“小核心+大外围”弹性扩充人力,选拔业务骨干组成攻坚核心队伍,联动领域优势单位构建外围人才池,以项目驱动实现人才快速调配;深化校企协同“借智借力”,既破解技术缺口又储备后备力量;多条线集中办公并行打造开放式协作,数字看板及时暴露解决问题。
连日来,仿真试验设备连轴运转,控制室里口令声此起彼伏,操作台旁身影不断更迭。在任务密集的情况下,仿真资源尤为紧张。在仿真试验管理平台上,密密麻麻的色彩标注着本周仿真试验系统的使用现状。2024年底新增的一台红外仿真系统也投入了密集试验,一周看下来,几乎没有空档。对比去年同期,试验系统的任务安排由按天排布变成了按小时排布,一个系统一天之内有可能有三“家”项目接替运行。
七室党支部书记介绍:“上半年仿真试验以比测项目任务为重点,针对考核命题做大量相关试验,不但要达到合格要求,更要摸清底数,以求高分通过考核。”仿真研究室以“攻克关键节点优先、急难任务置顶”为原则,一方面通过优化流程提升仿真系统切换效率,以小时为单位精密调度试验资源;另一方面在人员调配上动足脑筋,试验队伍新老搭配、动态调整,三个仿真专业团队随时提供试验保障,以此构建仿真验证的高效运作体系,确保仿真资源在多任务场景下的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