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更可靠、更环保
燃料电池汽车因其零排放、续航里程长、低温适应性强等特点,已成为交通领域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本次49吨级燃料电池重卡采用了航天氢能自主研发的225千瓦燃料电池系统,每百公里氢耗不足9公斤,纯氢续驶里程超过350公里。
项目负责人庞学用介绍:“系统采用了航天氢能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功率燃料电池液冷电堆,不仅严格遵循车规级标准制造,核心部件更采用了航天级耐用材料,循环寿命显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即便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仍能保持卓越稳定性。”同时,该电堆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在零下30摄氏度低温环境下实现快速启动,面对85摄氏度高温或高原低气压工况也能从容稳定运行。“场景适配性广泛,既能满足从城市通勤车到大型轨道交通设备的多元化动力需求,在矿山、港口等严苛作业场景中亦能高效运转。”
依托这些核心优势,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商用车、物流运输、轨道交通、储能等多个领域,既能为重型卡车长途运输提供高负荷持续供能,也能适配储能电站全天候稳定运行,不仅大幅拓展了氢能的应用边界,更凸显了航天氢能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为零碳能源体系的构建注入了强劲关键动力。
智慧管家保障问题响应“零延迟”
15辆49吨级的“大块头”重卡,能在复杂工况下稳稳跑满45万公里,离不开一套量身定制的智能运营管理体系。
公司营销部吴映卿介绍,公司联合产业链各方合作伙伴,搭建了覆盖车辆全运营周期的“智慧管家”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对车辆核心参数的实时‘监管’。”通过车载传感器与云端平台的联动,车辆的动力输出强度、每公里氢耗水平、燃料电池状态等关键数据会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像“医生看体检报告”一样,精准预判潜在风险——若某辆车氢耗出现异常波动,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项目小组随即介入排查,形成了“监测-分析-响应-解决”的完整闭环。
得益于这套机制,15辆重卡在面对长途运输、复杂路况等挑战时,实现了问题响应“零延迟”。截至目前,车辆整体出勤率保持高位,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表现优异,电堆功率衰减率控制在行业优秀水平,氢耗指标持续精准符合设计标准。这份成绩单,充分验证了航天氢能燃料电池重卡在可靠性、耐久性上的综合优势,为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
18吨到49吨,场景持续拓展
作为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航天氢能已连续三年获批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项目,实现应用场景的持续突破:一期聚焦18吨氢燃料电池城乡物流车,二期拓展至45吨城市物流车,三期则瞄准用于省际物流运输的49吨级燃料电池重卡。
“49吨级燃料电池重卡的示范运营,进一步拓展了航天氢能技术的应用边界。”庞学用说道。
目前,航天氢能已顺利完成多车型、多场景的阶段性示范运行,期间还获得上海市城市群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科创研学基地授牌,在上海城市群示范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牵头作用,为后续燃料电池车辆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8吨物流车到49吨重卡,从区域物流到长途干线,航天氢能用三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场景落地—产业赋能”的扎实路径。此次成果不仅是国家级示范项目中的重要突破,更积累了燃料电池重卡全国推广与产业链深化合作的经验。未来,航天氢能将继续以航天技术为支撑,推动更多氢能应用场景落地,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